数年漂泊 马首回归
发布时间:
2019-11-17 19:34
十二生肖兽首铜像,铸造于乾隆年间,为红铜铸像,由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师郎世宁设计,是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,却在一场劫难中消逝。“万园之园”只留一片废墟。此后的百年间,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海外“流浪”,牵动着万千国人的心。
一念在兹,万里无阻。兜兜转转七十年,已有牛首、虎首、猴首、猪首、鼠首、兔首、在内的六尊兽首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。而在祖国生日后的一个月马首回家了。11月13日,一个消息让中国文物爱好者百感交集——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,捐赠者是澳门的何鸿燊先生。圆明园兽首,本身固然是珍贵文物,但它的价值又远超出文物本身的意义——圆明园命运的起伏跌宕,记录着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民族,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面前的悲凉与屈辱。因此,每一尊兽首的回归,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新闻。在国家和社会达人的共同努力下,此前已有包括牛首、猴首、虎首、猪首、鼠首、兔首在内的六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,通过不同方式回归。
这次回归的马首在十二生肖兽首中是有特殊性的。十二生肖代表十二个时辰,大水法前的这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会按其代表的十二个时辰,依次轮流喷水报时,唯中天午时马首铜像喷水时,十二铜像会同时喷水。而“马首”,在中国文化符号中,本就有着更丰富的寓意——马首是瞻,从这个意义上说,“马首”的回家,具有某种示范意义。中国文物流失之广、数量之众,是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伤恸。这数以千万计的文物,是祖先们的智慧才情、巧夺天工,原是传家之宝、传国之宝。落后就要挨打,子孙们无力守护,是曾经的国觞,更是国耻。在法国枫丹白露的一个中国珍宝馆里,陈设的多是100年前八国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文物。它们在异乡泣诉着一个古老民族城池失守的悲哀。守护国宝便是守护祖训与文脉。在央视《国家宝藏》节目中,身为“五代故宫人”的梁氏家族,奋然参加抗战文物南迁的感人故事,就生动演绎了国之重器何以是祖先魂魄所依,甚至成为守护者的毕生信仰。而今,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,炎黄子孙有能力也有义务守护国家宝藏。何鸿燊先生的善举,堪为马首是瞻——类似的善举,已经成为流失文物回家的重要渠道,这是民族复兴的盛世气象,也是炎黄子孙的孝亲心肠。
中国七十年发展,港澳回归二十年。马首所代表的中午午时,让无数国民看到祖国的辉煌盛世,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推动和中国国际社会地位的提高,文物回归的“中国音”越来越响亮。文物回归,正在进行时!祖国会一直等你们回家!
(转载至人民网)
>更多
-
2022-10-13
-
2021-11-16
-
2021-10-21
-
2019-12-15
分享